国家公园“生态-风景”协同治理路径:国外经验与启示
国家公园“生态-风景”协同治理路径:国外经验与启示
-
摘要: 【目标】本文聚焦国家公园“生态—风景”协同治理,目的包括:1)厘清国家公园语境下风景相关概念,阐述国家公园风景的价值;2)归纳国外国家公园生态-风景协同治理经验;3)提出中国国家公园现行制度的不足和对策。【方法】以“风景+生态”协同保护为切入,以“治理工具成熟度、生态类型多样性、管理体制差异性、数据可得性、问题情景可映射”的5项标准系统筛选各国国家公园相关文件,最后选择美国优胜美地、英国南唐斯和澳大利亚蓝山三大国家公园,归纳其在资源清查分级、协同治理机制、技术工具和闭环监测反馈等方面的核心要素,构建了治理工具包框架。【结果】(1)中国国家公园“风景”具有物理景观、视听感知、精神观念3个层次,就“风景”的概念与治理观念而言,西方与中国存在可对接但不完全相同的底色,西方在国家公园风景的物理空间和感知维度具有相对成熟的治理工具,人地关系价值观与我国有差异;(2)三国典型实践均以生态完整性为底线,但对风景治理方法各有侧重,美国优胜美地从视廊介入治理风景;英国国家公园并重风景的物理空间与感知层;澳大利亚案例控制的是影响风景的人工设施风貌;技术上均通过遥感、GIS视域分析等技术手段,量化风景影响与生态风险。在项目审批、施工管理及后期监测中形成“评估、实施、监测、修正”的闭环,对我国国家公园各尺度各阶段建设具有启发意义。【结论】结合中国传统风景智慧、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现状和“核心区/一般控制区”的二元分区模式不足,本研究提出实现生态保护与风景体验统一的“管控—治理”的二层级管理机制、立法与配套规划等关键举措。Abstract: 【目标】本文聚焦国家公园“生态—风景”协同治理,目的包括:1)厘清国家公园语境下风景相关概念,阐述国家公园风景的价值;2)归纳国外国家公园生态-风景协同治理经验;3)提出中国国家公园现行制度的不足和对策。【方法】以“风景+生态”协同保护为切入,以“治理工具成熟度、生态类型多样性、管理体制差异性、数据可得性、问题情景可映射”的5项标准系统筛选各国国家公园相关文件,最后选择美国优胜美地、英国南唐斯和澳大利亚蓝山三大国家公园,归纳其在资源清查分级、协同治理机制、技术工具和闭环监测反馈等方面的核心要素,构建了治理工具包框架。【结果】(1)中国国家公园“风景”具有物理景观、视听感知、精神观念3个层次,就“风景”的概念与治理观念而言,西方与中国存在可对接但不完全相同的底色,西方在国家公园风景的物理空间和感知维度具有相对成熟的治理工具,人地关系价值观与我国有差异;(2)三国典型实践均以生态完整性为底线,但对风景治理方法各有侧重,美国优胜美地从视廊介入治理风景;英国国家公园并重风景的物理空间与感知层;澳大利亚案例控制的是影响风景的人工设施风貌;技术上均通过遥感、GIS视域分析等技术手段,量化风景影响与生态风险。在项目审批、施工管理及后期监测中形成“评估、实施、监测、修正”的闭环,对我国国家公园各尺度各阶段建设具有启发意义。【结论】结合中国传统风景智慧、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现状和“核心区/一般控制区”的二元分区模式不足,本研究提出实现生态保护与风景体验统一的“管控—治理”的二层级管理机制、立法与配套规划等关键举措。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