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11-5366/S     ISSN 1673-1530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s more than a journal."
  • WeChat Subscription <br/>Account
  • Core Journal of China
  • Source Journal for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apers and Citations
YE Yu, ZHANG Lingzhu, YAN Wentao, ZENG Wei. Measuring Street Greening Quality from Humanistic Perspective: A Large-scale Analysis Based on Baidu Street View Images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8, 25(8): 24-29.
Citation: YE Yu, ZHANG Lingzhu, YAN Wentao, ZENG Wei. Measuring Street Greening Quality from Humanistic Perspective: A Large-scale Analysis Based on Baidu Street View Images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8, 25(8): 24-29.

Measuring Street Greening Quality from Humanistic Perspective: A Large-scale Analysis Based on Baidu Street View Images and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

More Information
  • Published Date: August 24, 2018
  • This paper proposed an approach for quantifying daily exposure of urban residents to eye-level greenery. 280,000 street view images in Shanghai central area are collected for greenery analyses via machine learn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treet greenery with street accessibility helps to provide detailed guidance for better spatial quality on streets and efficient urban greenery planning.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is new index and the traditional urban green cover shows that the latter one might not accurately reflect accessed greenery for citizens. This study helps to achieve the co-present of large-scale but also high-resolution analysis. Moreover, it makes a step forward for a more human-centered planning policy.
  • Related Articles

    [1]LI Ke, MAO Yipei, LI Yongjun. Impact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Green Space Characteristics on Mental Health Benefits: An Explainable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OI: 10.3724/j.fjyl.LA20250095
    [2]基于机器学习的街道环境色彩对老年人愉悦感知的影响研究[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OI: 10.3724/j.fjyl.LA20250042
    [3]CHEN Xinghan, YU Hanting, XIONG Ruojing, YE Yu. Construction of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Spatial Indicator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Based on Space Syntax and Machine Learning[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4, 31(3): 123-131. DOI: 10.3724/j.fjyl.202305080216
    [4]YANG Ying, LIU Song. Network Structure Evaluation and Optimization Path for Urban Park System of Shanghai City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3, 30(11): 51-58. DOI: 10.12409/j.fjyl.202305210241
    [5]YAO Yao, YIN Weida, REN Yixun, CUI Enze. Review on Researche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Green Space and Human Heal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Analysis[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1, 28(4): 92-98. DOI: 10.14085/j.fjyl.2021.04.0092.07
    [6]ZHANG Lingzhu, CUI Minyu, (FRA) Alain Chiaradia. Evaluating Human-Centered Accessibility of Open Space in High-Density Cities: A Case Study of Hong Kong[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1, 28(4): 34-39. DOI: 10.14085/j.fjyl.2021.04.0034.06
    [7]ZHANG Yuyang, LIU Ningrui, LONG Ying. Research on Healthy Neighborhood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Combined Perspectives of Urban Planning and Public Health[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0, 27(11): 96-103. DOI: 10.14085/j.fjyl.2020.11.0096.08
    [8]DAI Fei, QIU Yue, BI Shibo, CHEN Ming. Analysis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20, 27(1): 12-18. DOI: 10.14085/j.fjyl.2020.01.0012.07
    [9]WEI Fang, ZHU Yufan. Palimpsest of Urban Landscape: From Spatial Analysis to Design Approach[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 26(7): 45-50.
    [10]BAO Ruiqing. Research on Intellectu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 26(5): 29-34.
  • Cited by

    Periodical cited type(115)

    1. 陈鹏,胡童童,郭思淼,张晓玮,杜维波,周晓雷. 基于百度街景数据的街道绿视率研究——以兰州城关区十二条街道为例. 园林. 2025(02): 114-122 .
    2. 邵钰涵,尹思南,马东波,殷雨婷. 上海衡复风貌区街景地方性特征识别与空间映射. 风景园林. 2025(02): 110-119 . 本站查看
    3. 柴玉,曹伟. 人工智能在街道空间研究中的应用综述——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中外建筑. 2024(01): 21-26 .
    4. 秦轲垚,严祥,熊杰熙,罗隽. 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品质与活力协调度研究——以成都市二环内府南河滨水公共空间为例. 华中建筑. 2024(03): 87-90 .
    5. 徐莲,李志. 基于Cite Space的国内街景绿化知识图谱与可视化分析. 城市建筑. 2024(02): 86-91 .
    6. 黄竞雄,梁嘉祺,杨盟盛,李渊. 基于街景图像的旅游地街道空间视觉品质评价方法.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24(02): 352-366 .
    7. 曹雅铮,金晓洁,吴涛. 扬州东关历史街区夏季街巷空间绿视率研究. 热带农业工程. 2024(01): 164-170 .
    8. 王鸿雁,车向红,徐辛超,徐胜华,李洪胜. 利用DeepLabv3+模型提取分析街景图像绿视率——以北京三环内为例. 测绘通报. 2024(03): 88-94 .
    9. 罗霖,崔叙,喻冰洁,梁源. 人本视角下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街道活力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成都、重庆为例. 现代城市研究. 2024(03): 86-95 .
    10. 王秋实,梁志鹏,魏俊添星,马雪梅,董玉宽. 基于城市街景和深度学习的老龄人群安全感知评价研究——以沈阳市中心城区为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4(02): 21-27 .
    11. 徐耀新,周钰. 基于大规模街景图像的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色彩控制研究. 华中建筑. 2024(05): 76-80 .
    12. 黄敏虹,谢伊文,陈嘉林,刘京一. 基于人机对抗模型的街景特征与可步行性关系研究. 广东园林. 2024(01): 33-40 .
    13. 宋雨璇,刘静. 基于多源数据视角下的厦门山海健康步道活力提升策略研究. 福建建筑. 2024(04): 14-20 .
    14. 刘丙乾,周垠,于儒海. 健康街道视角下街道空间更新治理成效评估——以成都市老旧小区周边街道更新为例. 城市交通. 2024(02): 54-66 .
    15. 朱隆斌,赵瑞寅. 基于机器学习和街景图像的历史城区店招色彩量化研究——以苏州为例. 现代城市研究. 2024(06): 120-125 .
    16. 王中德,王小焱. 基于街景分析技术的滨江路空间品质研究——以重庆三代滨江路为例. 中国园林. 2024(07): 45-51 .
    17. 李林柯,吴晓华,应君,赵若茜,李昂扬. 基于多源数据的通勤绿道选线研究. 中国园林. 2024(08): 97-103 .
    18. 耿佳慧,翟俊. 数据驱动道路绿化:基于街景的多维品质评估. 中国园林. 2024(09): 104-109 .
    19. 王振报,田琰,王雨春,刘方舟,孙力,高明阳. 步行方式下的城市居住建筑蓝绿空间可达性分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05): 44-50 .
    20. 张健. 基于多源数据的街道空间绿化品质测度与设计提升——以福州市鼓楼区为例. 建筑与文化. 2024(10): 274-277 .
    21. 王振报,田琰,张孝贤,崔译丹,梁榆淇. 基于EfficientNetV2模型用地分类的城市街区蓝绿空间质量评价——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4(05): 96-102 .
    22. 林泽钊,李敏稚. 人群感知多维测度下的历史城区街道空间研究——以广州西关地区为例. 南方建筑. 2024(11): 41-49 .
    23. 荣培君,杨群涛,郑智成,秦耀辰,李阳. 中小城市通学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影响机理——以河南开封为例. 地理学报. 2024(11): 2929-2948 .
    24. 孙冬,周福健,林俊杰,付瑶,姬翔. 基于空间测度和空间品质的工业历史文化街区绿视率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06): 1108-1115 .
    25. 韦猛,张喆. 基于图像数据的街景评价热点研究. 低温建筑技术. 2024(11): 21-24 .
    26. Zhu Xiaotong,Bai Mei,Bai Yuxin,Li Min. Evaluation of Street Space Renovation in Historic Areas Using Deep Learning Based on Street View Imagery in the Human Visual Field.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24(04): 25-34 .
    27. 饶恒远,邢翔瑞,杨春侠. 基于多源城市数据的游览线路定制——以上海南京路片区为例. 住宅科技. 2024(12): 26-32 .
    28. 王晓歌,黄多多,刘晔,姚尧,向梨丽. 人本尺度街道空间品质对学童步行通学的影响——以北京市为例. 城市规划. 2024(12): 81-92 .
    29. 朱国钰,刘为,胡阳芷. 城市街道一体化绿化品质管控探索——以广州市为例. 广东园林. 2024(05): 116-122 .
    30. 程嘉琦,胡宏,束天媛. 基于活动空间的城市不同类型社区居民蓝绿空间品质差异研究. 人文地理. 2023(01): 44-55 .
    31. 吴婉琳,郑祺,苑思楠. 天津地铁站域建成环境评价与指标相关分析——以复兴门站为例. 中外建筑. 2023(03): 61-66 .
    32. 高翔,董贺轩. 街道步行空间绿视率与步行愉悦度的关联研究——基于武汉多类型街道的实证比较.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3(02): 52-59 .
    33. 贾敬涵,王子尧,李倞. 基于多源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的道路视觉特征与骑行流量相关性研究. 中国园林. 2023(04): 84-90 .
    34. 孙洋洋. 多源数据支持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提升研究. 城市建筑. 2023(09): 43-49 .
    35. 宗恬祎,姚文飞,张安,沈莉颖. 青岛市东海路步行视角景观特征量化评价研究. 城市建筑. 2023(09): 207-211+220 .
    36. 李琦,任欣欣. 多维度的城市街道绿化质量测度与评价——以大连市中心城区为例. 城市建筑. 2023(09): 212-215 .
    37. 孙天瑾,黄清俊. 城市文化视角下临汾贡院街街道景观分析及建议. 山西建筑. 2023(13): 58-62 .
    38. 王思阳,路毅. 深度学习与全景图像技术在植物景观指标量化中的应用研究. 北方农业学报. 2023(02): 126-134 .
    39. 卢欢,杨淼甜,张妍妍,李君轶. 基于街景照片的城市旅游情感空间探测研究. 人文地理. 2023(03): 164-172 .
    40. 金伊婕,匡晓明,奚婷霞,陈筝. 街道空间宜人性测度及精准更新——以成都市三道街为例. 建筑与文化. 2023(07): 142-145 .
    41. 李渊,郭晶. 基于三维虚拟地理环境的历史街道空间感知研究——以厦门鼓浪屿为例. 中国名城. 2023(06): 50-59 .
    42. 汪洁琼,江卉卿,王敏. 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体生境图像分类与质量评价——以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为例. 风景园林. 2023(07): 22-28 . 本站查看
    43. 郭馨,章逸萱,易生奥,涂伟,杨光林. 日常高频步行街道筛选机制及其品质匹配度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南方建筑. 2023(07): 55-65 .
    44. 肖茹,冯悦. 基于绿视率的街道空间步行环境优化策略研究——以龙骧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08): 66-69 .
    45. 叶宇,黄成成,李心恬,陈晓雨. 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与鸟瞰视角绿化覆盖率的表现差异及影响因素解析. 风景园林. 2023(09): 20-28 . 本站查看
    46. 张林. 人本主义视角下校园道路空间绿量可视性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09): 13-15 .
    47. 丁杰,沈新. 旅游型乡村空间活力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基于多源数据的宏村实证分析. 旅游科学. 2023(05): 61-79 .
    48. 张昭希 ,苏昱玮. 健康城市研究新思路——基于穿戴式设备的城市特征与个体生理反馈追踪. 城市环境设计. 2023(04): 300-306 .
    49. 张小平,党炜岩,赵予晗,张汝欣,范若暄. 供需平衡视角下城市街道绿色空间品质评估与规划策略——以济南市洪家楼片区为例. 工业建筑. 2023(11): 102-109+144 .
    50. 林予朵,张馨月,黄军林,丁瑶,夏若冰,张辰昱. 面向健康社区治理的数字画像研究——概念模型与技术框架. 科技和产业. 2023(24): 41-50 .
    51. 郑轶丽,解国君,谢鲁,唐贵伟,万豫. 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探索——以成都市科幻大道更新改造为例. 城市规划. 2023(S1): 93-103 .
    52. 葛天阳,后文君,阳建强. 基于价值特征的城市中心区步行系统建构. 中国园林. 2023(12): 88-93 .
    53. 张天阁,王浩,宁晓刚,蔡兴飞. 城市绿色景观的街景提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测绘科学. 2023(10): 183-193 .
    54. 相龙,陈瑾羲. 小区生活型街道行人停驻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金沟河路、慧忠北路和花园路为例. 《规划师》论丛. 2023(00): 302-315 .
    55. 杨柳青,艾婧文,高仰驰,陈凤飞,刘艳芬,余坤勇,刘健. 基于多源数据的福州市主城区街道绿化品质研究.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1): 123-130 .
    56. 苏俊伊,康乐,张任菲,赵茜瑶.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街道安全影响因子量化研究. 北京规划建设. 2022(02): 88-91 .
    57. 高巍,贾梦涵,赵玫,高勇,孟浩瀚. 街道空间研究进展与量化测度方法综述. 城市规划. 2022(03): 106-114 .
    58. 吕笑飞,焦新颖,武文智,尚国琲,马景涛,王鹏. 城市街道绿化空间分布及其对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2(01): 112-119 .
    59. 孙晓宇,张大玉,丁洁,马腾. 基于绿视率的百万庄小区道路空间绿化品质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2(03): 1-9 .
    60. 王中德,余林冰,杨玲. 中国风景园林领域大数据应用研究思辨——基于2011-2021年相关文献分析. 园林. 2022(06): 82-88 .
    61. 严秋怡,吴榛,张凯云. 多源数据结合深度量化背景下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评价研究综述. 城市建筑. 2022(09): 154-159 .
    62. 王中德,张少丽,杨玲.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重庆市网红打卡点空间感知研究.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2(03): 126-131 .
    63. 徐振,周霜,陈飞. 浙江省绍兴市街景蓝绿空间多维度评价. 风景园林. 2022(07): 111-117 . 本站查看
    64. 曾穗平,吕艳梅 ,田健. 智能算法在城市形态优化研究中的演化路径与应用情景——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分析. 城市问题. 2022(04): 14-23 .
    65. 江浩波,卢珊,肖扬. 基于街景技术的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城市色彩评价方法. 城市规划学刊. 2022(03): 111-118 .
    66. 胡达天. 基于多源数据的街道空间品质量化研究——以武汉市三环内为例. 信息记录材料. 2022(06): 195-198 .
    67. 刘滨谊,杨轶伦. 城市街景动态环视旷奥度评价. 风景园林. 2022(08): 64-70 . 本站查看
    68. 王秋实,董玉宽,梁志鹏,陈希. 不同社区生活圈范围的绿色环境暴露水平与房价的空间分布关系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04): 706-713 .
    69. 吴昕燃,邱慧. 街景图像解译下的长沙市历史文化风貌核心区道路绿视率研究. 园林. 2022(09): 106-116 .
    70. 江浩波,宋孟坤,肖扬. 滨水空间视觉景观舒适度评价研究——以上海市“一江一河”为例. 风景园林. 2022(10): 122-129 . 本站查看
    71. 颜冉,张纯,郑浩. 站域建成环境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都市快轨交通. 2022(05): 69-75 .
    72. 夏正伟,王轩轩. 基于数据与人本视角的建筑学研究型毕业设计教学探索. 高教学刊. 2022(33): 126-130+134 .
    73. 叶宇,黄鎔,张灵珠. 多源数据与深度学习支持下的人本城市设计:以上海苏州河两岸城市绿道规划研究为例. 风景园林. 2021(01): 39-45 . 本站查看
    74. 李亮.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遗产有形属性与无形属性价值的识别研究——以苏州河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21(01): 104-110 .
    75. 陈婧佳,龙瀛. 城市公共空间失序的要素识别、测度、外部性与干预. 时代建筑. 2021(01): 44-50 .
    76. 叶宇,黄鎔,张灵珠. 量化城市形态学:涌现、概念及城市设计响应. 时代建筑. 2021(01): 34-43 .
    77. 李苗裔,杨忠豪,薛峰.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街道绿化品质测度与规划设计提升策略——以福州主城区为例. 风景园林. 2021(02): 62-68 . 本站查看
    78. 肖木峰,潘新新,兰国轩. 鞍山市台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 住宅科技. 2021(04): 17-23 .
    79. 杨天翔. 生态城区道路绿视率指标及测算方法初探——以上海新江湾城为例. 国土资源信息化. 2021(02): 7-14+47 .
    80. 陈林君,易小林. 城市街道绿化景观对公共健康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1(09): 113-115+126 .
    81. 李凤仪,周旭,王峰,刘路云,田知凡. 基于街景大数据的长沙市道路绿化视觉评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1(05): 163-173 .
    82. 林锦涵,陈芸芝,汪小钦. 基于绿视率的福州市鼓楼区道路绿化水平评价. 中国城市林业. 2021(03): 73-77+84 .
    83. 邱烨珊,车生泉,谢长坤,潘浩之. 基于深度学习的上海城市街景与景观美学公众认知研究. 中国园林. 2021(06): 77-81 .
    84. 吴蓉,潘卓林,刘晔,李志刚. 城市街景绿地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广州为例. 地理研究. 2021(08): 2272-2291 .
    85. 汪晓菲. 人工智能方法在风景园林中的运用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21(32): 83-88 .
    86. 狄迪,蒋映红,叶丹,叶宇. 新城市科学支持下的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综合评价——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规划师. 2021(16): 5-12 .
    87. 邢子博,张天洁. 儿童友好视角下城市公园品质与可达性研究——以巴塞罗那学龄前儿童为例. 南方建筑. 2021(05): 13-21 .
    88. 佟旭. 基于百度街景数据的苏州古城区街道绿化研究. 城市住宅. 2021(11): 50-53 .
    89. 方程,吴晔. 近20年来我国街景评价研究的热点与演进. 现代城市研究. 2021(12): 61-69 .
    90. 李鑫,吴丹子,李倞,王向荣. 基于深度学习的城市滨河绿道景观视觉感知评价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12): 93-104 .
    91. 董思媛,区智. 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城镇街道空间满意度研究——以勐腊镇为例. 绿色科技. 2021(23): 45-48 .
    92. 杨钧月,周捷,杜佳,方秋铧. 街道空间数据视角下的文化街道分类与保护利用研究. 《规划师》论丛. 2021(00): 423-430 .
    93. Meichen Ding. Quantitative contras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colors based on image clustering algorithm:Case study of the Xia-Zhang-Quan metropolitan area.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21(03): 692-700 .
    94. 刘钺,梁世芳,王晓庆,张利红,秦媛. 基于图片数据的城市研究进展. 智能城市. 2020(07): 1-5 .
    95. 赵晶,曹易. 风景园林研究中的人工智能方法综述. 中国园林. 2020(05): 82-87 .
    96. 高丽燕,谢雪苗,刘兴诏,周沿海. 基于百度街景数据的道路绿视率研究——以福州西湖社区为例. 中外建筑. 2020(07): 144-147 .
    97. 郭茹,王洪成. 生活服务街道景观特征对步行活动影响及优化——以天津市中心城区街道为例. 风景园林. 2020(10): 99-105 . 本站查看
    98. 樊钧,唐皓明,叶宇. 人本尺度下的社区生活便利度测度——基于多源城市数据的精细化评估. 新建筑. 2020(05): 10-15 .
    99. 刘晓天,孙冰,廖超,金佳莉,施招婉,范黎明,唐艺家,何继红,何卫忠,杨龙,孙倩,裴男才. 基于街景图像的城市街道绿视率计量方法比较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05): 1022-1031 .
    100. 张霞,钱佳欢. 基于OD和行为分析的高校边界开放策略研究——以武汉大学为例. 新建筑. 2020(06): 37-41 .
    101. 裴昱,阚长城,党安荣. 基于街景地图数据的北京市东城区街道绿色空间正义评估研究. 中国园林. 2020(11): 51-56 .
    102. 李渊,高小涵,杨林川,郭晶. 基于有序Probit模型的遗产地居民步行环境满意度研究——以鼓浪屿为例. 中国园林. 2020(11): 90-94 .
    103. 周钰,吴柏华,甘伟,耿旭初. 街道界面形态量化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南方建筑. 2019(01): 88-93 .
    104. 叶宇,张昭希,张啸虎,曾伟. 人本尺度的街道空间品质测度——结合街景数据和新分析技术的大规模、高精度评价框架. 国际城市规划. 2019(01): 18-27 .
    105. 叶宇. 新城市科学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新可能.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01): 13-21 .
    106. 张昭希,龙瀛. 穿戴式相机在研究个体行为与建成环境关系中的应用. 景观设计学. 2019(02): 22-37 .
    107. 叶宇,仲腾,钟秀明. 城市尺度下的建筑色彩定量化测度——基于街景数据与机器学习的人本视角分析. 住宅科技. 2019(05): 7-12 .
    108. 包瑞清. 基于机器学习的风景园林智能化分析应用研究. 风景园林. 2019(05): 29-34 . 本站查看
    109. 焦林申,张中华,张沛,刘瑞莹. 收缩区域乡镇新建街道空间品质测度——以豫东虞城县为例. 北京规划建设. 2019(03): 28-35 .
    110. 盛强,胡彦学,宋阳. 空间形态与绿化因素对夏季胡同居民社会聚集的影响. 风景园林. 2019(06): 23-28 . 本站查看
    111. 樊钧,唐皓明,叶宇. 街道慢行品质的多维度评价与导控策略——基于多源城市数据的整合分析. 规划师. 2019(14): 5-11 .
    112. 李凤仪,李方正. 大数据在绿地规划设计中多尺度应用进展综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9(05): 63-71 .
    113. 周卫,邱宁,张毣. 基于新数据的小城市街道设计实践——以宿迁市中心城区为例. 住区. 2019(05): 147-152 .
    114. 徐磊青,言语. 抵抗孤独、隔离和不平等的恢复性空间规划实践. 景观设计学. 2019(06): 24-37 .
    115. 方家,刘珺,王德,于长明. 对6个国外城市街道规划设计导则的解析——“如何规划步行友好的城市街道开放空间?”. 风景园林. 2018(11): 33-39 . 本站查看

    Other cited types(114)

Catalog

    Article views (3394) PDF downloads (332) Cited by(229)

    /

    DownLoad:  Full-Size Img  PowerPoint
    Return
    Retu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