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tion: | LIU Yuelai, XU Junli, YIN Keluan. Participatory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Public Space in High-density Cities ——A Case Study of Community Gardens[J].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9, 26(6): 13-17. |
1. |
唐天骄,许丽君,袁敬诚. 老年人自发种植行为下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以沈阳二〇四片区为例. 南方建筑. 2025(02): 30-40 .
![]() | |
2. |
丁梓函,董一瑾,朱程艺,李美慧,杨艺红. 基于PDCA计划循环法的老旧社区自然教育实现模式探索——以南京市建邺区爱达社区为例. 园林. 2025(03): 115-124 .
![]() | |
3. |
朱林,孙佳宁,常明.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社区花园热点与前沿研究. 湖南包装. 2025(02): 85-89 .
![]() | |
4. |
崔璨,陈忠购.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社区微空间更新品质研究——以盐城市东台老城区为例. 建筑与文化. 2024(03): 158-161 .
![]() | |
5. |
刘欣,侯晓蕾. 以社区微花园绿色微更新为起点,助力北京花园城市建设. 中国园林. 2024(03): 27-33 .
![]() | |
6. |
姚妍,杨光明,宁佳慧. 人本视角下常德市社区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安徽建筑. 2024(04): 8-10 .
![]() | |
7. |
刘悦来,周安锌. 从自然疗愈到社会修复——公共健康视角下社区花园的疗愈价值探索. 风景园林. 2024(05): 103-115 .
![]() | |
8. |
谢雨婷,朱雅婷,应佳欣,许伟舜. 浙江省“未来乡村”共建共享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青山村为例. 城市设计. 2024(02): 74-83 .
![]() | |
9. |
刘晓宇,丁寿颐,张超,易楚舒,王婧. 基于共享心智模型的社区花园共建决策机制研究——以北京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24(08): 7-12 .
![]() | |
10. |
杜鹃,刘屹,王霏,陈筠潼. 党建引领社区微更新的政党逻辑与实践探索——以北京市方庄街道社区花园建设和运营为例.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5): 159-170 .
![]() | |
11. |
刘悦来,王奕辰,马凯,常莹. 基于广域多层次社区花园网络的城市自然教育实践与机制研究. 园林. 2024(10): 23-32 .
![]() | |
12. |
李圆圆,李欣悦,罗绍钰. 碳中和视角下社区小微空间的自然教育营造策略研究. 园林. 2024(10): 33-39 .
![]() | |
13. |
王崑,高瑶,曲嘉焱,陈诺,胡健,林雪,马春旭. 哈尔滨市城乡社区参与式冰雪景观营造探索. 江西科学. 2024(05): 1101-1106 .
![]() | |
14. |
韩璘,常泷月,谢柳. 寒地城市步行空间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江西建材. 2024(08): 150-151+154 .
![]() | |
15. |
魏兰君,廖怀建. 乡村可食景观的应用模式探索. 农业与技术. 2023(05): 93-98 .
![]() | |
16. |
刘晓洁,王文文,邓诗曼. 自然教育理念下的社区花园营造实践探索——以西安市天都佳苑社区为例. 现代园艺. 2023(04): 90-92 .
![]() | |
17. |
刘悦来,潘达祺. 疫情背景下社区花园实践与公共健康促进探究. 园林. 2023(04): 26-33 .
![]() | |
18. |
颜越,金荷仙,王瑛,陈超怡,范颖佳,柳丹. 间作模式对社区花园可食植物生理特性及铅吸收的影响.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02): 338-347 .
![]() | |
19. |
刘烨,刘艺璇. 基于参与式种植的老幼友好型社区花园的关键要素识别与设计策略探索——以北京地区为例.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3(02): 47-57 .
![]() | |
20. |
史云贵,董斌. 社区绿色空间共建:一个“组织化—自主性”分析框架. 中州学刊. 2023(05): 104-111 .
![]() | |
21. |
胡泽浩,侯泓旭,谢鸿骏,杨牧梦,孙虎. 面向生活的社区景观更新机制——以成都市新都区“小花园”更新为例. 住区. 2023(02): 55-64 .
![]() | |
22. |
何青云,曹晋. 后疫情时代城市公共绿地景观设计初探. 现代园艺. 2023(13): 156-158 .
![]() | |
23. |
毛键源,孙彤宇,刘悦来. 基于共治枢纽的公共空间包容性营造机制研究——以上海创智农园为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03): 46-55 .
![]() | |
24. |
史鸿基,邵志芳. 公众参与的深圳共建花园实践探索. 现代园艺. 2023(15): 141-144 .
![]() | |
25. |
刘佳燕,程洁心,郑巧依,张东旭. 健康城市导向下的社区花园网络营造——北京清河街道的实践. 上海城市规划. 2023(03): 29-37 .
![]() | |
26. |
刘悦来,谢宛芸,毛键源. 城市微更新中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机制——以社区花园为例. 风景园林. 2023(08): 20-26 .
![]() | |
27. |
孙光,张进. 社区花园参与式设计营造策略研究.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3(08): 72-75 .
![]() | |
28. |
王文昌,杨锐,刘长安. 生产性景观融入的旱地生态社区设计探析——以美国多明戈生态社区为例. 景观设计. 2023(04): 10-13 .
![]() | |
29. |
卢勇珍,刘拥春,李天乐,闫桂荣. 基于SEM的海口市社区农园公众接受度影响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11): 22-30 .
![]() | |
30. |
沈瑶,李向阳,胡筱萍. 挑战与展望 国际儿童友好社区评估工具在地转译与中国应用. 时代建筑. 2023(04): 64-68 .
![]() | |
31. |
许镇震,姚鳗卿,郭丽,李屹楠,奉树成,王本耀,陈芊,张德顺. 国外社区花园研究进展及趋势. 山东林业科技. 2023(06): 97-105+112 .
![]() | |
32. |
陈巧妮,韩天腾. 可食用景观介入既有住区景观设计的思考——以福州中美小区景观改造为例. 城市建筑空间. 2023(12): 45-48 .
![]() | |
33. |
王宇晶,杨婷婷,梁倩瑜,汤辉. 基于儿童自然教育的深圳市社区花园建设研究. 绿色科技. 2022(01): 70-73 .
![]() | |
34. |
项书宁,柳书常,郑舒琼,吴小刚. 乡村附属空间公共化微更新营造研究——以金井镇围头村为例. 山东林业科技. 2022(01): 68-72 .
![]() | |
35. |
兰雪静,阙晨曦,汪新宇,兰思仁. 生态性、生产性、参与性——城市生产性景观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山东林业科技. 2022(01): 87-95 .
![]() | |
36. |
王群,吴正旺. 湿热地区老幼互携视角下的城中村休闲空间设计策略. 中外建筑. 2022(04): 81-85 .
![]() | |
37. |
谢宛芸 ,刘悦来. 儿童友好视角下上海社区花园参与式营造实践. 景观设计. 2022(01): 14-19 .
![]() | |
38. |
王欢,吴昌勇,史子杰. 下沉服务场景视角下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10): 132-134 .
![]() | |
39. |
李金煜. 基于ISA评价体系下泰安市微空间品质研究. 建筑创作. 2022(01): 155-161 .
![]() | |
40. |
尹首权.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和可持续性发展探索. 文化产业. 2022(21): 154-156 .
![]() | |
41. |
牛牧菁. 环境教育带动下的社区公园场所营造——北京双秀公园实践探索. 园林. 2022(08): 12-20 .
![]() | |
42. |
林婕,李倞,王琼. 非营利组织支持社区花园发展的工作内容和组织特点——以底特律为例. 园林. 2022(08): 21-29 .
![]() | |
43. |
陈蓉蓉,屠峰,吴玉柱,金荷仙,王瑛,颜越,崔诗宇,柳丹. 杭州临安社区花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估. 中国城市林业. 2022(04): 7-14 .
![]() | |
44. |
林子轩. 公共空间的再定义——上海城市旧有住区更新策略发展与公共空间演变的研究. 建筑与文化. 2022(09): 171-174 .
![]() | |
45. |
莫宇. 基于疫情防控背景下城市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探索.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13): 123-125 .
![]() | |
46. |
刘欣,郭巍. 基于小微公共空间的社区生活圈治理研究. 园林. 2022(11): 10-19 .
![]() | |
47. |
刘悦来,谢宛芸. 共治的景观系列参与式设计营造工作坊——基于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的景观教学模式融合探索. 园林. 2022(12): 86-92 .
![]() | |
48. |
张帆,李郇. 参与式社区规划对社区社会空间的影响——以广州市深井村共同缔造工作坊为例. 地理科学. 2022(12): 2068-2075 .
![]() | |
49. |
张凌菲,徐煜辉,付而康,高银宝. 国内外城市绿地游憩制约研究进展与启示. 风景园林. 2021(03): 62-68 .
![]() | |
50. |
徐宁. 多学科视角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风景园林. 2021(04): 52-57 .
![]() | |
51. |
陈亦子. “未来社区”模式下的邻里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1(04): 54-56 .
![]() | |
52. |
沈瑶,廖堉珲,晋然然,叶强. 儿童参与视角下“校社共建”社区花园营造模式研究. 中国园林. 2021(05): 92-97 .
![]() | |
53. |
刘春雁,柴弋霞,杨杨. 代际融合式全龄社区公共空间营建策略研究. 广东园林. 2021(04): 22-26 .
![]() | |
54. |
李丹锋. 重塑空间的魅力:上海城市遗余空间的激活与利用. 公共艺术. 2021(04): 16-25 .
![]() | |
55. |
陈蓉蓉,金荷仙,颜越. 近20年社区花园演进历程及热点趋势研究. 风景园林. 2021(11): 114-119 .
![]() | |
56. |
张帆,李敏胜,李郇,陈思宁. 儿童友好理念下参与式社区规划对公共空间公共性的影响研究——以珠海市西城社区为例. 上海城市规划. 2021(05): 52-60 .
![]() | |
57. |
匡晓明,黄玥,陆勇峰. 效益提升视角下老旧社区绿地优化策略研究. 住宅科技. 2021(12): 14-19 .
![]() | |
58. |
李佳阳,琼·艾弗森·纳索尔. 以生态健康的文化可持续性为目标进行审美体验设计.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2021(05): 72-79 .
![]() | |
59. |
严建雯,魏闽,刘悦来. 基于乡土保育公私合作的公园绿地设计——以上海庄行社区花园为例. 景观设计. 2021(06): 42-49 .
![]() | |
60. |
郑婕,吕雅婷,张玉坤,丁潇颖. 面向“共建、共治、共享”的深圳市社区花园建设机制研究. 建筑创作. 2021(01): 164-173 .
![]() | |
61. |
张晓文,公伟. 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设计. 2020(06): 117-119 .
![]() | |
62. |
熊易寒. 社会资本友好型城市:“留白”与重构.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4): 59-64 .
![]() | |
63. |
熊易寒. 国家助推与社会成长:现代熟人社区建构的案例研究.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5): 99-105 .
![]() | |
64. |
王新颖,李晓颖. 基于儿童自然教育的社区花园景观设计——以南京市湖畔居社区花园为例. 园林. 2020(08): 42-48 .
![]() | |
65. |
丁潇颖,张玉坤. 社会资本视角下社区农园空间规划研究. 城市问题. 2020(06): 29-36 .
![]() | |
66. |
李倞,杨璐. 后疫情时代风景园林聚焦公共健康的热点议题探讨. 风景园林. 2020(09): 10-16 .
![]() | |
67. |
李孟琦,徐磊青. 公共卫生视野下的疗愈环境研究与实践.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05): 39-47 .
![]() | |
68. |
张玉坤,丁潇颖,郑婕. 住区建成环境与都市农业的整合设计策略研究.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20(11): 15-17 .
![]() | |
69. |
孟祥雨,李国瑀. 浅谈稻谷新陈度的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 食品安全导刊. 2020(33): 163-164 .
![]() | |
70. |
周晨,黄逸涵,周湛曦. 基于自然教育的社区花园营造——以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为例. 中国园林. 2019(12): 12-16 .
![]() | |
71. |
芮光晔. 基于行动者的社区参与式规划“转译”模式探讨——以广州市泮塘五约微改造为例. 城市规划. 2019(12): 88-96 .
![]() |